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蔡榮生被調查一事,將自主招生涉及腐敗問題推向風口浪尖。北京晨報昨日的報道中引述業內人士的話稱“點招”名額隨行就市,“由於今年點招指標下降,一個名額已經由去年二三十萬元漲到了100萬元”。
  補錄環節多為“暗箱操作”
  東部某院校工作人員坦承:“‘點招’是隨行就市,由於今年點招指標下降,一個名額已經由去年二三十萬元漲到了100萬元。”一位211高校負責人則坦言,對於主管領導開了照顧某考生的“條子”,學校只能通過自主招生的途徑將其錄取。尤其是藝術及體育特長生領域的自主招生主觀因素影響較大,成為有門路但成績不好的考生入學新通道。
  補錄環節多為“暗箱操作”。一位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透露,每年高考錄取結束後,由於招生指標未完成、被錄取考生放棄等原因,一些高校會通過補錄完成招生計劃。雖然補錄也有最低分數限制,但由於信息不對稱、監管不夠嚴,成為權錢交易的另一個重災區。
  調換專業衍生成花錢“買”好專業。吉林省原總督學於興昌的眾多受賄記錄中,大部分皆與考試錄取、調整專業有關,其第一筆受賄就來自於幫助一名學生調換專業收取了1萬元錢。業內人士透露,調換專業早就漲價了,少則幾萬元,多則十餘萬元。
  研究生招生 也有尋租空間
  招生腐敗,不僅存在於人民大學,也不只存在於自主招生,“碩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招錄中的問題更大。”某地方高校系主任王宏偉告訴記者。
  王宏偉說,研究生招生一般有幾個環節容易出問題,“考前透露考試題目,在命題前,儘管各高校各學院要求出題的導師簽訂保密協議,但是泄題現象卻屢有發生,閱卷最容易出問題,有的學生在試卷上做標記,有的導師很明確地告訴關係好點兒的學生,可以把最後一道主觀題的答案告訴我,我給你的卷子打分”。調劑過程同樣容易出問題,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,花點錢找找人、打打招呼,“地方性高校非常講關係、看人情,有規無章,不少人都在這麼做。”王宏偉說。
  “有花2萬元,調劑成功的;也有人給某領導送貴重物品,運作成功的;有人通過購物卡操作進去的……”一位不願具名的高校學生向記者透露發生在身邊同學身上的故事。
  ○名詞解釋
  什麼是點招?
  點招,是指考生過了高考省控線而未達到學校錄取線,通過點招指標與其他達到錄取線的考生一同正常錄取的做法。設置點招原本是維護高校招生自主權,但實施多年點招後,點招已逐漸變味。調查發現,自主招生、補錄及調換專業三個環節已成為高校招生腐敗的“重災區”。
  ○調查
  信息不透明滋生“操作”空間
  調查發現,高校自主招生及研究生招生過程中的信息不透明是腐敗的原因之一。以自主招生為例,公示項目最多的省市只包括7項,例如考號、姓名、性別、科類等,這些信息公眾根本無從監督,而最關鍵的學業成績、筆試、面試評價等,反而不在公示之列,操作的空間由此滋生。
  在研究生招生中,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方流芳指出,教育部給一所學校分配多少指標,並不透明,而學校如何對招生指標進行再分配,也不透明。除“統考錄取”之外,還有統考之前的“推免保研”和統考之後的“補錄”、“破格”。“補錄、破格指標究竟來自教育部對招生指標二次分配,還是學校截留了招生指標進行二次分配,這不太清楚。”
  綜合北京晨報、齊魯晚報  (原標題:高招腐敗:1個點招名額賣100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jteco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